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列表

​无业人员冒充律师 诈骗逾5万元

来源:东南早报    时间:2023-07-12 10:02:47

X 关闭

泉州网7月12日讯(记者 苏玮杰 通讯员 南公宣)好友欠钱不还,一位热心的“律师”网友刚好出现,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雪中送炭。然而,在随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这个所谓的“律师”却只收钱不办事。日前,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破获了一起冒充律师行骗的案件。


(资料图)

好友欠钱不还 “热心律师”愿相助

2022年7月18日,家住南安市省新镇的郭女士因好友拖欠9万元长期未还,便在某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动态发泄郁闷的心情。没多久,一名自称“陈律师”的网友在其动态下评论,主动表示可以通过诉讼帮助郭女士讨回欠款。

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郭女士添加了“陈律师”的微信进行咨询。“陈律师”一边向郭女士了解其被好友拖欠钱款的来龙去脉,一边煞有介事地提出了一些“专业”的法律意见,借此要求郭女士支付起诉费用。

发来“证件”消除顾虑 假律师树立“专业形象”

为了打消郭女士的顾虑,这位“陈律师”还发来一张律师执业证照片,令郭女士信以为真,很快就向对方转账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,“陈律师”热心、专业的形象令郭女士深信不疑。见时机成熟,“陈律师”开始不断以诉讼需要流程费、庭审费等各种理由向郭女士要钱,甚至编造出各种不同理由向郭女士借钱。

为了尽快追回钱款,郭女士对“陈律师”的各种收费项目照单全收,2022年7月份至2023年年初,共陆续向对方转账5万余元。

打钱快满一周年 案子无进展才起疑心

今年6月,距离“陈律师”索要诉讼费用已过去快一年时间,郭女士见案件迟迟未有进展,开始对“陈律师”的身份起了疑心。此时,她才想起来,要向律师事务所查证是否确有其人。在得到否定答复后,郭女士赶紧向公安机关报案,民警第一时间展开侦查,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进,并于近日将其抓获。

经查,只有中专学历的陈某进是一名无业人员。面对警方的审查,他对自己冒充律师对郭女士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:“在社交软件上看到她有诉讼需求,我就假装自己是律师加她好友,又凭着网上找的一张律师执业证照片和一些法律术语跟她聊天,取得信任后再骗她钱。”

目前,犯罪嫌疑人陈某进(男,36岁)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
■警方提醒:广大市民在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时,务必擦亮双眼谨防诈骗,不要只通过网络聊天工具、电话等进行沟通交流,还要尽量约到对方工作的律师事务所会面;还可通过登录当地律师协会官网、相关政务服务网站等查询核实律师信息,或者向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进一步查证律师姓名、信息、执业情况等。规范的律师委托代理服务需签订正规的委托代理合同或服务合同,明确约定相关费用的金额、标准、支付方式,警惕对方以各种理由、名目事先索要钱财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服务网 版权所有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

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